不斷燃燒小小的熱情-1

不斷燃燒小小的熱情

印章秀島(Han no Hideshima)創業已有91年,我們採訪了第二代店主秀島徹(Hideshima Toru)。探究職人的想法,他透過印章的魅力表達日語的幽美和日本人的玩心。


創業90多年,日本第一的印章店

位於福岡市東區的「筥崎宮」是日本三大八幡神社之一。在離參拜道路稍微有一點距離的道路上,有一家印章數量日本第一的印章店「印章秀島」。

*八幡:日本神道教中供奉弓道和戰爭之神的神社,一般認為供奉的是大約公元270年到310年在位的應神天皇之靈魂。

「您叫什麼名字?」

對方回答這個問題後,店主會拿起一隻用舊的筆,在手邊的紙上寫上名字。然後默默離開,拿起手電筒,走到一組架子前。架子鋪滿了整面牆壁,高得幾乎能到天花板。約10萬枚以上的印章,像蜂窩一樣密密麻麻,擠滿了整個架子。他憑藉手電筒的光亮,就像是事先知道在哪裡一樣,只花了幾十秒,就找到了自己要的那一枚,輕聲道「找到了」。


1931年,第一代秀島年(Hideshima Minoru)創立了「秀島印舖」。現在的第二代店主秀島徹,在1972年25歲時,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商號。當時機器雕刻正開始普及。秀島徹先生從懂事起就拿著雕刻刀,看著父親雕刻的樣子,偷師學藝。他開始覺得自己想追求的並不是機械能夠大量生產的東西,而是自己喜歡的手工雕刻技術。將其製造商事業的重心放在了印章的設計上。

隨著研究著日本傳統文化之一「印章」的相關歷史,瞬間就被其魅力吸引。


在文字和紙張之前誕生的創造物

印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。世界最古老的古代文字「楔形文字」被發現之前的500多年,有一種印章被稱為「滾筒印章」,當做像是護身符的東西來使用。後來,被傳到了非洲,也到了歐洲並向北傳播,還經絲綢之路傳到了中國。中國有著豐富的「葉蠟石」,作為篆刻的石料非常容易加工。另外,獨特的漢字文化、紙的發明、朱色印泥原料的發現,讓印章文化迅速發展起來。後來掌權者為了將自己的名字留在歷史上,其手段之一,就是習慣在所有作品和書籍上用印,其中一部分在奈良時代(710-784)傳入了日本。

當時日本的首都「平城京」位於現在的奈良縣,實行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治。在華麗絢爛的貴族文化興盛過程中,「印章」被用來顯示貴族和官人的冠位。最初,印章的目的並非為了用印,而是作為財富的象徵,用帶子掛在腰間隨身攜帶的裝飾品。之後,印章在僧侶和文人之間流行,與印跡設計一起朝著藝術的方向發展。


在1871年以後印章在日本普及化。其主要契機是,政府發布的「印鑑登錄制度」。「印鑑登錄制度」即是公家機關將個人的印跡與姓名、住址、性別等情報一起管理,為了在簽訂不動產買賣和貸款等需要本人確認的重要合約時,有更可靠的證明核對。通過這些新制度的導入,解放了此前禁止自報姓氏的階層。他們能夠得到被稱為「實印」的印章,作為將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的證據。


由日本人的玩心發展出的有趣名字

秀島先生說「人們的姓氏,比如說『田中A』、『田中B』……即使都相似的,好像也是可以,但結果被細分為10萬種以上的姓氏,這一點很有趣」。之所以產生了這麼多種個性豐富的姓氏是在於日語特有的3種文字分別「漢字」「平假名」「片假名」。日本人樂於將這些文字組合在一起,加上其發音和含義,藉此過程創造出新詞。此外俳句、短歌、川柳等表達語言之美和玩心,這些方法已經作為一種文化根深蒂固,姓氏可能也因此得到啟發。

姓氏誕生於各種語言遊戲之中。思索其由來、原委是非常浪漫的事情。除了源自日本地名和職業的姓氏以外,還誕生了許多「邊銀(penguin 日文发音同企鹅)」先生、「貓屋敷(nekoyashiki)」先生等少見的姓氏。

也有人因為許多官方申請書填寫錯誤,或者因為公家機關負責人誤讀,正式姓氏就這樣被登錄下來。罕見的姓氏在一般的店都不賣現成的印章,所以通常需要定製。


秀島先生對這些罕見的姓氏很感興趣,大約從40年前就開始齊備各種姓氏的印章。

不想讓任何客人等待──

出於這個考量,除了辭典而外,秀島先生還通過報紙、電視、書籍、漫畫、電話簿等各種弄得到手的媒體,每天進行查詢,尋找不曾見過的姓氏。還經常隨身攜帶紙筆。不知不覺之間養成了每天詢問到店客人的姓氏並且進行記錄的習慣。如果遇到太罕見的姓氏,就會去公家機關諮詢,確認這個姓氏是否真的存在。如果這個姓氏確實存在,即使還沒有人下單,他都會製作印章,陳列到商品中。

最近秀島先生作為「姓氏研究家」在眾多媒體上露面。幾乎每天都有名字罕見的客人從日本各地到訪秀島先生的店,這裡簡直就成為一個奇妙的地方。


令人沉醉的職人技手工雕刻印章的魅力

如果只做寫姓氏的印章,機器也能做到。秀島先生比誰都清楚,正因為如此,他才一直保持作為設計師的驕傲,追尋姓名的起源來製作有故事的印章。

投入製作時,首先用墨和毛筆來起草客戶的名字。定好字體形象之後,會在印章材料上面簡單地描繪草圖,然後拿起自己鍛造的鋼製篆刻刀。基本動作是按、拉、打。可以從任何位置開始雕刻。有的地方需要用很大力氣,就像向刀尖的一點施加整個體重的力量一樣,而有的地方則需要用像是把1mm等分為100份的精巧之力來細膩雕刻。只要錯了一處,就會重新做。就像是要給印章注入生命與靈魂一樣來進行雕刻。在工坊內,即使是他的呼吸,都被緊張感包圍。


雕刻完成之後,會塗上朱紅色的印泥,在紙上試印。據秀島先生所說,想要讓印章印出清晰漂亮的印跡,至少需要修行2年。反覆微調,接近完成想要達到的效果時,篆刻刀會變熱,而臂腕的力氣會一下子被削弱。


長達半個世紀從事印章製作。現在秀島先生74歲了,他說在刻完一枚繁複的印章後,他的手會麻痺好幾個小時。

仔細觀察雕刻好的印章表面,在其精巧的外形中,可以感受到手工雕刻特有的風味。就像是印章反映了客人的個性,這正是在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創作。因其高度設計性,除了眾多書法家、畫家、相撲力士等知名人士,還有國外的重要人物紛紛委託他製作印章,至今秀島先生已經親手製作了1000多個的印章作品。


「我不會硬用同一個讀音的漢字來應付,而是設計使用符合那個人的氣質和形象的字,或是吉利的漢字。因為印章的魅力即來自於字詞本身。」

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秀島先生想要通過製作手工雕刻印章,來傳達日語魅力的真摯想法。


繼續篆刻日本獨特的「印章文化」

近年來,日本從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擴大和數位時代的觀點出發,在行政手續和內部文件中不需要蓋章(無印章化)的趨勢逐漸加快。因此,印章的需求也日益減少。針對這一情況,我們詢問了秀島先生的見解,他冷靜地回答說「公開場合使用的實用印章可能會在大概15年後消失吧。」他認為未來需要的印章,會帶有曾經在日本盛極一時的藝術風格,更接近印章本來具備的意義。

秀島先生還說道「即使印章的形式改變了,也應該作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而保留下來,必須得保留下來才行。製做一枚就會讓人愛不釋手、會讓人想一直使用,這是我今後想持續製做的印章」。印章之所以能作為日本傳統文化而繼續留存下來,都是因為職人們專心致志地雕刻印章,強烈地想要保護文化和獨一無二的精巧技術。


※補充說明
「印鑑」:指作為銀行印或實印登錄的印跡。
「印跡」:在紙類上按印章的痕跡。
「判子」:刻有文字的戳章本體。日文正式說法為「印章」。


〈個人簡介〉

印章秀島(株式會社秀島彫刻工業)
印章設計師 秀島徹先生


出生於福岡縣福岡市。是印章秀島的第二代店主。作為印章設計師,一手承擔從設計到雕刻的製作工序。


印章秀島(株式會社秀島彫刻工業)

福岡市東區箱崎1-36-38

+81-92-651-3085

 

採訪與文稿: Natsuki Shinmoto(Chikara)
照片: Kazuhiro Kaku
項目總監: Chikara


分享

其次希望瀏覽的報導

本網站使用Cookie提升您的使用體驗。 當您繼續瀏覽本網站,代表您已同意使用Cookie。 更多資訊請參閱Cookie政策。
ページトップへ